-
一、 參賽報名
-
Q1:學生是否可以混腔調組隊參加?
A1:原則上請以同腔調組隊為主,若有需求可跨腔調組隊,但前提為學生能互相 理解對方之腔調並進行對話。如有跨腔調組隊,請務必於報名表中詳細填寫。
-
Q2:本此競賽是否很注意咬字發音?
A2:本競賽主要聚焦於學生應該要會講、想講、願意講客語,且尊重各腔調之差異。
-
Q3:請問若學校會說客語之學生很少,無法湊出3~5個人,是否可跨年級組隊報名?
A3:可跨年級組隊,但不得跨組組隊;惟少數腔調或者全校班級數小於等於 6 班 之國民小學、全校班級數小於等於 3 班之中學除外。
-
Q4:請問若一位老師有擔任多間學校的客語老師,該老師是否可以擔任多間不同 學校隊伍之指導老師?
A4:老師可以擔任多間學校的指導老師,惟差旅費不可重複支領。
-
Q5:請問若是今年 6 月將要畢業的國三生,應該要報國中組還是高中組?
A5:以報名當下之年級來報名,因此請報名國中組。
-
Q6:6月中旬以後才畢業的小六學生要報名哪一組?
A6:報名國小高年級組。
-
Q7:請問一隊指導老師能幾位?
A7:每隊以2位指導老師為限。
-
Q8:請問若有參加其他客家藝文競賽的學生,是否可以再參加這個比賽?
A8:並無此限制,可以參加。
-
Q9:請問非客語生活學校的學生是否可以報名參加?
A9:本競賽為全國中小學的競賽,符合參賽資格均可以參賽,並不受限是否客語 生活學校。
-
Q10:請問若一間學校同時有國小部、國中部、高中部各組一隊參加,可以算成 同校有三隊報名嗎?
A10:依該校之國小部、國中部、高中部分別有獨立之人事與主計而定,即為不 同校報名;若該校之國小部、國中部、高中部為同一組人事與主計,為同校 報名。
-
Q11:請問是否可以跨校組隊?
A11:依簡章規定不得跨校組隊。
-
Q12:有最多可報名幾個競賽隊伍的限制嗎?
A12:以學校為單位,至多報名 5 隊。
-
Q13:報名照片是否一定要洗照片來張貼呢?
A13:洗出來的照片或是彩色列印都可以用於張貼。
-
Q14:網頁上是否可以顯示報名成功?
A14:若報名成功,系統會電郵報名成功的信函,內有帳號密碼可用於登入系統 查看報名內容,亦可於114年4月15日前更新任何資訊。
-
Q15:小校因國小中年級學生人數不足無法參賽,是否可以開放 2 年級學生報名 國小中年級組?
A15:依簡章規定國小中年級組僅開放國小 3~4 年級學生報名參賽。
-
.
-
二、 比賽規則
-
Q1:請問學生於準備教室進行題目準備,指導老師可否在教室一同進行指導?
A1:準備教室只能參賽學生進入,指導老師必須留在休息教室中。
-
Q2:請問是否可以攜帶手機和字典進入準備教室?
A2:依規定只能帶水壺、立可帶、筆進入會場,其餘物品不能攜帶進入準備教室。
-
Q3:請問準備教室的討論筆記或小抄,是否可以帶上臺?
A3:進到賽場,所有隨身物品都須放在置物箱中,不能帶上台。
-
Q4:帶入準備教室的東西是否都要用透明袋子裝?
A4:除了水、筆可用透明袋子或是手持入場之外,其他東西都不能帶入準備教 室。
-
Q5:問答環節兩分鐘,只會問一個學生或是會隨機抽問?
A5:會隨機抽問。
-
Q6:比賽進行中,同一個腔調或是不同腔調,參賽選手所站的位置是否有規定?
A6:不論是同一個腔調還是不同腔調的參賽選手,於比賽當下所站定的位置皆 有規定。皆會標示清楚在報到時所發給學生的識別證上,參賽選手僅需依 照其號碼站定位即可。參賽選手的識別證是 1 號,他就要站在該組對應的 1 號定點位置上。
-
Q7:競賽比賽時幾分鐘會進行響鈴?
A7:比賽時響鈴時間為:3分鐘時響第1次鈴(響鈴1短音)、4分鐘時響第2次鈴(響鈴1 短音、1長音)。
-
.
-
三、 評判與評分
-
Q1:評判提問的問題是針對抽到的題目來提問?
A1:原則以學生講述的內容進行提問,並著重於學生的講述內容與日常生活經驗。
-
Q2:四位學生參加,當評判問其中一位學生時,其他學生是否可以協助回答?
A2:評判會指定學生回答,其他學生不能代為作答。
-
Q3:評判提問是否列入評分?
A3:是的。
-
Q4:原本報名5位學生,若是比賽當日因故只有3位學生上台比賽,是否會因為減少人數而扣分?
A4:不會扣分,但若上臺人數少於3人,則為不列入計分之表演。
-
Q5:上臺時是否需要報題號?
A5:需要報題號,但不得報學校以及縣市名稱。
-
Q6:評判標準之團隊互動,此評分項目是否包括準備教室之準備表現?
A6:不包括準備教室之準備表現。
-
Q7:上臺時講出自己的學校名稱,是否會扣分?
A7:上臺不得報告學校名稱或學生姓名,違者以扣分論。
-
Q8:評判提問時,若學生回答途中時間已達2分鐘,學生應要將目前題目回答完還是應立即停止?
A8:立即停止。
-
Q9:競賽現場之評審老師與示範影片一樣有 7 位嗎?
A9:競賽當天各競賽場地僅會有 5 名評審委員,競賽影片中的 7 位為 5 名評審委 員、1 名賽場主持人、1 名賽場計時人員。
-
.
-
四、 競賽主題與題目
-
Q1:請問是否可以將音檔播放,改為由工作人員現場講述給學生聽,學生較容易聽得懂?
A1:為確保比賽公平性,不可由工作人員來進行講述。
-
Q2:題目文字說明為客語字還是華語字?
A2:題目文字為客語字。
-
Q3:如果講到外國明星或外來語,是否可使用華語?
A3:本次競賽強調生活對話,若是沒有約定俗成名稱之外來語可使用華語,但不應整句對話皆為非客語,若對話內容華語詞彙過多,會影響到分數。
-
Q4:競賽題目給予學生的提示會有幾個?
A4:各題競賽題目包含 1 組情境提示及 5 組對話提示。
-
.
-
五、 補助經費
-
Q1:請問有關計畫補助的行政費用及客語推廣費用是否有指定科目?
A1:經費可自由彈性進行運用。
-
Q2:因學校內核銷會需要經費明細表,會計才願意做經費核銷,請問是否可以列舉行政費用可支應之項目數額供參考?
A2:提供行政費用及學習推動費的原因,主要是提供學校、老師及參賽學生們在練習對話過程中所需任何使用的經費。不會列舉項目或額度等等,因為只要列舉就會限縮使用經費的空間。至於行政費用及學習推動費如何運用,建議作法是由各校規劃經費運用項目後,簽會主計後,經校長同意後執行。
-
Q3:請問行政費用是否需要繳回?
A3:行政費用1萬元可自由進行運用,並不需要繳回。
-
Q4:請問是否有提供家長之住宿補助?
A4:住宿補助之對象為參賽學生與指導老師,其家長不提供任何補助。
-
Q5:請問住宿補助是一個人新臺幣2,000元?還是一間房間新臺幣2,000元?指導老師是否也涵蓋在內?
A5:住宿補助為每位參賽學生與每位指導老師每人每晚新臺幣2,000元。
-
Q6:同時指導兩間或兩間以上的學校,交通費該如何申請?
A6:從指導的學校其中一間辦理申請,交通費不可重複申請。
-
Q7:請問如果兩校合併租車如何處理?
A7:如果租車金額在16,000元以下,自行協調要在哪個學校申請即可,不得重複申請。
-
Q8:請問客語老師鐘點費得支用標準,課間與課後的鐘點費是否應有不同?
A8:在職老師於上班時間進行訓練依規定不可支領鐘點費,於課後進行指導可參 考《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》第 17 條之規定:教學支援老師 (以下簡稱為教支老師)之待遇,依各校實際授課之節數支給鐘點費。高級中 等以下學校教支老師鐘點費分為:國小每節 336 元、國中 378 元及高中 420 元。如各校規定不同,回歸各校簽准規定。
-
.
-
六、 核銷作業
-
Q1:請問各項經費,該要如何進行核銷?
A1:核銷流程如下: 1. 賽前之各項支出,請先行向所屬學校請款墊付;收據統編等從其所屬單位之規定。 2. 賽事結束後,由所屬學校將費用統整後依行政費、客語推動費、住宿費、交通費等四項經費分別開立收款收據,向承辦單位:銘傳大學申請支付。
-
Q2:請問各項經費核銷時,應提供何種文件?
A2:請檢附以下資料,交予銘傳大學: 1. 行政費用、客語推動費,僅需要學校開立收據向銘傳請款,無須檢附任何支出憑證。 2. 住宿費、交通費,需覈實支付;請開立收據與清冊,並將原始憑證影本檢附於清冊後,向承辦單位:銘傳大學申請支付。 3. 以上四項經費科目,敬請分別開立收據。
-
Q3:承租遊覽車所開立發票的買受人是參加比賽的學校,還是銘傳大學?
A3:交通費核銷的部分,以校為單位開立學校收據請款;請先向所屬的學校辦理 核銷,而後由學校統一跟銘傳大學請款。 【舉例:蘋果小學參賽隊伍的住宿、晚餐、交通費,均向蘋果小學申請核銷, 所開立的發票、統編跟抬頭都會是「蘋果小學」。競賽結束後由蘋果小學檢 附學校收款收據以及費用清冊、原始憑證黏貼憑據,統一向銘傳大學申請核 銷。】
-
Q4:計程車費是否可申報交通津貼?
A4:偏鄉或是交通較不方便的地方,可以搭乘計程車。僅須注意手寫收據請務必 註明車號、司機姓名、搭乘日期,缺一則無法申請核銷;提倡節能減碳,希 望大家能夠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,以減少碳的排放。
-
.
-
七、 其他
-
Q1:出席過說明會是否還要參加指導老師培訓營?
A1:線上說明會跟指導老師培訓課程是不同的。指導老師培訓營旨在培訓指導老師教導學生自然對話;我們將舉辦2場培訓課程,希望學生能更有效的練習比賽內容。指導老師研習營2場皆為線上課程,每個隊伍至少要有一位指導老師代表參加。
-
Q2:沒有報名比賽是否就不能來參與指導老師培訓營?
A2:培訓課程目的是想要讓老師知道如何更好去指導學生。因培訓課程有人數的上限,將優先開放給報名隊伍之指導老師參與。